文并摄影/李好

参与捕鱼的推土车司机 李好 摄

海与岸的连接点是我的先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童年记忆里,这片海物产资源丰饶,岸边的渔村古朴,人文风貌独特,是粤西一带水上游民与陆地土著共居共存之地。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以“耕海”为生,大海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粮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生活在这片海岸上的渔民,以传统生产方式捕捞海产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殷实,从来不担心“耕海”会劳而无获。

捞鱼的姑娘 李好 摄

近二三十年间,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速,人们开始恣意妄为,过度捕捞,加上工业污染,海洋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鱼群减少,很多鱼类濒临灭绝,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大海变得贫瘠,渔民为了走出困境,开始用推土机代替人工拉网,用更大的铁壳船淘汰小木船,渔网不断的加长,网眼不断的变小,可是,捕捞工具的改造并没有为渔民带来长久的富裕,更多的是无助、焦躁和失望。《海在低处》摄影专题,拍摄的是渔民生产和生活场景。七年来,我尽可能让我的镜头贴近低处的海和在海上劳作的渔民,贴近他们的内心,也尽可能以见证者的视角记录下这个蜕变过程。是的,我眼中的海幽暗悲伤,涛声喑哑。在穹顶之下,它依旧无边无涯,匍匐于低处,亘古未变地抚慰着大地……

船边抽烟的渔民 李好 摄

小鱼仔 李好 摄

海 殇

文/鲍昆

李好出生成长在广东粤西沿海的电白县,临近著名的雷州半岛。那里的海域是中国南海。

在李好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海是蓝色的,海滩都是白色的细沙,岸上则是满眼的葱茂绿色。南海海岸线不同于河口众多、滩涂不断的东南沿海,没有浑浊的黄潮,海水是蓝色的,所以空气永远是饱满的清爽。新鲜的鱼虾是童年李好日常下饭的菜肴,而且从不觉得稀奇,因为取之不绝。大海似乎是一个可以随时提货的仓库,而且应有尽有。供货的人是那些被阳光晒得黝黑的男人们,他们的背后就是那望不到边际的南海。

海边的狗和渔民 李好 摄

对童年的记忆曾经在李好的成长过程中渐渐淡去,因为时光变化得过于快速,世界总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乱神迷。但记忆往往被一些奇特的触媒所激活,并进入到一个对比的关系之中,让李好时不时地感到震撼。这个触媒就是摄影。

爱好摄影的李好,由最初对纪实摄影体裁的尝试兴趣,拍摄身边的生活。大海、渔民,这些对于城市化社会相对带有猎奇性的形象,往往是吸引摄影人的题材,对于李好也并不例外。李好从观看、拍摄、再观看开始,慢慢从美学性的赞美拍摄转入到对生活社会真正的观察,进而产生疑问与思考。经历过这个过程后,李好海边人的自我身份意识渐渐唤醒了。童年海边生活的经验与现实海边的状态,让李好看到世界变化之后的厉害关系。

拉网的渔民 李好 摄

李好看到渔船安上了轮子,木船变成了铁壳船。这种船的捕鱼作业都是成对的。它们先到海上,之间撒下绵长数里的小网眼大网,然后一起往岸边拖拽。在临近海岸时,用缆绳挂上在岸边等待的履带式拖拉机,然后依靠拖拉机强大的动力将网拉到海边,完成了对海鱼的围捕。那些等候在岸边的鱼贩子于是一哄而上,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柴油味道。

这场景场面宏大、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在照相机取景框中观看有如剧情电影大片。但是,剧情的结尾却越来越尴尬,并非总是皆大欢喜的丰收和交易。网中的鱼获越来越少了,贩子们失望的神情越来越成为常态。与之相伴的是,市场上鱼价一再攀升。更为讽刺的是,离开海岸,就是一个广大的大啖海鲜和海产品加工的世界,在各个夺目招牌的背后,人类就如草原上虎视眈眈等待猎物的猛兽,只是他们现在窥视的是前面的大海。

李好在拍摄中,看到了人的贪婪和市场的疯狂与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他避免了对劳动的常规式的浅薄赞美,而是直面了人类行为的荒诞。这组真实生动的影像,以海的角度强烈地呐喊出,人越来越强大,鱼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李好想说,总有一天,这世上只有没完没了的人,直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他的摄影由此开始显示出历史的高度与现实的意义。

*原文刊载于2019年第7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标题《海在低处》,文并摄影/李好;《海殇》,文/鲍昆。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郑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