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包含两部分:

史蒂夫·麦凯瑞分享自己的拍摄经验,以及对街头摄影、肖像摄影和风光摄影的理解。文字摘自一个专题片,并尽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作了整合。依据摄影常识和我的部分经验给出的解读或建议。

尽管麦凯瑞也拍过黑白照片,但彩色摄影无疑是他用来讲述视觉故事的主要工具。我注意到知乎上有朋友将摄影分为通俗的和艺术的两种,如此分类隐含了这样的假设,即艺术摄影可能因挑战了传统审美经验,而导致受众理解困难,同时它也意味着审美品位的更高层级。

同为彩色摄影,麦凯瑞的作品与新彩色摄影运动的作品风格迥异。后者的代表人物有威廉·埃格尔斯顿、斯蒂芬·肖尔、乔·斯坦菲尔德及斯坦菲尔德的学生埃里克·索斯等。与麦凯瑞的风格相比,他们的作品看上去缺乏戏剧性和张力,甚至有的很像普通人拍的生活快照,但他们的确为摄影在当代艺术中开辟了领地。

但据此断言麦凯瑞通俗而新彩色摄影高级,则未免失之偏颇。麦凯瑞继承了亨利·卡帝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艾略特·厄威特的优雅与幽默,以及罗伯特·弗兰克的局外人视角。新彩色摄影运动的源头则可以上溯至尤金·阿杰和沃克·埃文斯。二者分别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维度。

以职业论,麦凯瑞作为玛格南图片社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无疑属于报道摄影范畴。今天被奉为圭臬的报道摄影准则,正是由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所提出的,过去近一个世纪以来,麦凯瑞讲故事的方式,也潜移默化地逐渐主宰了大众的观看方式。

主题(适用于一切摄影门类)

如何找到主题?如何执行一个专案?它一定是你将不得不体验、不得不研究的东西。它可以是你的城市、你的宗教和你的国家,可以是任何风景,想想看风景带给人的灵感是什么?如果是肖像,你拍的是怎样的人?你不必走很远,可以就在家附近,拍家人、邻居。但无论拍什么,你都必须给出真正的想法,你得知道最终的视觉风格是怎样的。我认为除非这是真正可以激发灵感的东西,你必须沉下去,否则你将无法实现构想。

延伸解读:

在媒体,编辑和记者每月或每天都要寻找和策划选题。它可能来源于资讯,朋友间热聊的话题。当你到媒体供职,你可能会听说灾难、战争是最容易出彩的主题,这可能是一些年轻的摄影记者的全部新闻理想。但说真的多数人一辈子都没碰到过这样的主题,我也从来不认为那就是新闻人必选的诗和远方。

推荐一本书:北京美术出版社2016年3月版埃里克·索斯《乒乓对谈》。索斯分享了他寻找主题的一些方法。

以下是麦凯瑞《Blue City》中的几张照片:

如果你看到一些会令你兴奋的东西,你可能要花些时间等待它的发展。尝试深入挖掘真的很重要。进入你的主题,一件事通常会引发下一件事。

延伸解读:

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互为因果,这是线性叙事的法则,也是图片故事常用的编排方式。一个图片故事在报纸上通常会放一个整版,在杂志上可以连续排数页(一般是2P的倍数)。在网络上一次基本只能放9格。12张一组是类似荷赛这样的重要新闻摄影奖项的规定。而拍摄过程却往往按月、年计。你和你的拍摄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成为朋友是成功的保证。除了定期或不定期访问他们,当发生某些事情时,他们立即通知你,会确保你没有错过任何关键性瞬间。

推荐一本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12月版麦凯瑞影集《阅读》

以下图片选自麦凯瑞《Children of War》

街头摄影

我每天出去两次。早上一次,直到午餐时间。休息两三个小时后再出去,一直呆到日落时分。我一大早就走上街头工作。当然一天结束时拍摄起来会更容易,因为光线会越来越好。在街上,通常我会尝试待在路边阴暗的一面。我喜欢低对比度。我鼓励你在阳光普照的那面和背光的一面作对比测试,看看哪个更适合你的作品。

延伸解读:

风光摄影师都知道,拍摄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傍晚的光线偏暖,这大概是以拍摄人物为主的麦凯瑞更喜爱的原因。至于路边阴暗的一面,应该是指接近阳光的阴影区,我用彼得·林德伯格的一张拍摄现场照来说明。

为了避免阳光直射人物,彼得的团队用黑布搭了一个前后敞开的顶棚,你可以把这个顶棚想想成树冠、廊檐或别的什么遮挡物,人物靠近阳光,但又处于阴影中。选自《Couples》我出去只带两三支镜头,但通常只用一支。我最常用的是50毫米镜头。

延伸解读:

这肯定是很多希望跟大师学得一招半式的朋友最感兴趣的话题。麦凯瑞用尼康FM2,当然今天他也开始用数码相机了。他喜欢连拍,这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举动,在银盐时代,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不敢奢望的。

麦凯瑞使用柯达克罗姆反转片。1975年,这种反转片有25、40、64和200四种感光度。10年后《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刊登的那幅著名的阿富汗少女照片,用的是克罗姆64。2009年所有型号的柯达克罗姆停产,柯达公司将停产前的最后一卷克罗姆反转片赠予麦凯瑞,2010年6月,这卷克罗姆被冲洗出来,《名利场》杂志将其制作成电子版副本在线销售。

现在来看为什么他最常用50毫米镜头,因为:1.轻便;2.拍摄对象基本不变形;3.大光圈。这个顺序也可以倒过来。此外,应该还有习惯。摄影师用惯了某一品牌、某一型号的器材,是不太会去改变的。麦凯瑞深爱的布列松一生用得最多的也是50毫米镜头。

选自《Deep South》事物与事物之间可以形成有趣的并置,我认为这是非常奇妙的认识。拍摄对象的形状是怎样的,它们在同一帧中可以融合在一起吗?

延伸解读:

麦凯瑞所说的“并置”,并不限于形状、图案和色彩的并列或叠加,它也可以指人与物、环境或事件之间的某种共存和互动关系。

推荐一本书: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7月版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肖尔认为,摄影师在现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视觉并置关系。摄影师每移动一步,这些视觉关系就会重新调整。

选自《Elephants》,人与动物的“并置”。选自《Faith and Prayer》,前景下方的对话者与后景上方的人群之间的“并置”。选自《Afhanistan》,蓝色与略带橙色的黄之间的互补关系。选自《Wall to wall》,人、框架和宣传画的并置。

肖像摄影

我认为室内照明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使用三脚架,利用现场光。肖像照明,我的方法始终是呈现自然。利用窗户和门口射入的光线,如果用额外的灯具过度点亮现场,会分散观者的注意力。当你在街头看到某个想拍摄的人,如果是在室外,或昏暗的灯光下,我建议你在征得他同意后,带他到一个门口或一些有阴影的地方拍摄,最好的光线就是直接投射在人的脸上的柔和光线。

延伸解读:

有不少报道摄影师和人文摄影师坚持只使用现场光。但也有许多人会视情借助闪光灯来模拟阳光或现场光。用好现场光与打好灯一样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相对而言,利用现场光拍摄似乎更容易掌握,这也是一些爱好者不愿意用灯的原因,不过遇到背光和弱光等需要补光的情况,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用三脚架也是爱好者们常犯的错误,的确,将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设为自动,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手持了,但高感光度经常意味着画质的下降,想想看为什么麦凯瑞会用感光度为64的胶卷?

选自《Afhanistan》选自《School》选自《Reading》在肖像摄影中使用的镜头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是环境肖像,可能需要扩大景别,用24毫米或28毫米、35毫米的镜头。我自己用24毫米至28毫米或100毫米、200毫米的镜头拍摄肖像。

延伸阅读:

麦凯瑞最著名的肖像作品《阿富汗少女》(Afgnan girl),使用镜头Nikkor Ai-S 105mm F2.5。用70-200毫米的焦段拍摄肖像,可以避免人脸变形(即使是50毫米镜头,也能让人脸略微变形),并很好地将背景与主体区分开来。

推荐一本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版史蒂夫·麦凯瑞著《人像》,收录了麦凯瑞30年间拍摄的最重要的一批肖像摄影作品。

让我们再次欣赏刊登于《国家地理》封面的这张经典肖像:

肖像摄影的构图,我喜欢留大量空间,保持拍摄对象头部和周围的一些空间,但这确实是个人喜好。我不认为有所谓正确或错误的方法。

延伸阅读:

在头部上方和人视线前方留出空间,更符合大众审美心理。

以下照片选自《Protraits》

可以任意选取水平或垂直构图。有时候将一个人的住处放到背景里是最好的方案,构图就可以是水平的。有时候我们需要景别更紧,就可以用垂直构图。

延伸解读:

选择横竖构图,除了取决于照片中需容纳的信息量,也取决于其应用范围。如刊登于杂志封面,就必须用竖构图。肖像照片竖构图较多,可能与我们的观看传统有关。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单人肖像画自古以来多为垂直构图,张挂壁上,以便于我们瞻仰。作为绘画的衍生物,摄影的艺术策略尽管自20世纪以来日趋自由,但从未真正摆脱绘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干脆把竖构图称为“肖像构图”,把横构图称为“风景构图”。

以下照片选自《Protraits》

我喜欢拍摄对象看着镜头。

延伸解读:

如果你希望观者产生与拍摄对象交流的幻觉,就让拍摄对象正视镜头。如果想避免交流,就让拍摄对象看向别处。

选自《Portraits》选自《School》在镜头前,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会放松下来。

延伸解读:

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随着时间推移,拍摄对象会对着镜头微笑。除了在家庭快照、照相馆拍摄的写真和一些小清新人像中,人物会露出笑容外,多数肖像摄影作品中的人物是不笑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表情的(我不太同意“冷面肖像”的说法,“冷面”一词容易产生歧义,让人联想到一些情绪,但其实肖像中的人通常喜怒不形于色)。肖像中的人应当表现出一种自然不做作的状态,而当镜头面对自己时,很少有人能不紧张。

推荐一本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18年6月版《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第三章定义了“无表情外观”的美学风格:一种冷静、超然、犀利的摄影类型。

选自《Families》要在人眼的高度拍摄。这使你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平等。没必要追求一些奇怪的、有趣的角度。

延伸解读:

这又涉及审美接受心理。仰视通常暗示对拍摄对象的崇敬,俯视则有可能意味着怜悯、怜爱或鄙视。

选自《Buddhism》选自《Finding the sublime》我认为很棒的肖像作品是揭示一个人。摄影的对象是人,或者说是关于人类的事情,揭示有关人类状况或人类行为的信息,真正与观者建立联系。是拍摄的那张脸的主人的本质,而不是奇特的角度或背景。

延伸解读:

作为时尚摄影师,彼得·林德伯格反对修片,他认为PS软件的出现毁了女人。真实地呈现一个人,或者说一张脸背后的内容,需要天赋,更需要勇气。从麦凯瑞的每一张肖像作品中,你都能看到会说话的眼睛。就像彼得的照片总是把我们带到那些明星之为男人、女人的生活里。

推荐一本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2月版《蓝围巾男人》,记述了伟大的肖像画大师卢西安·弗洛伊德耗时7个月,为作者马丁·盖福特画了一幅肖像的全过程。作者认为,肖像画作品是“画家对模特的观察和对观察结果的提炼”。

选自《Afghanistan》选自《After Dark》带着长镜头走来走去抓拍和偷拍,不是真正的写真方法。你需要获得被拍摄者的许可,并说服他对你的拍摄感兴趣。如果他们认可你的意图,就会欣然配合。当然,幽默一点也会有助于你打破僵局。有一些人不愿意被拍照,因此拒绝也是你将面对的部分。

延伸解读:

有的人会反驳说,麦凯瑞是《国家地理》和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被拍摄者可能会深感荣幸。而普通人甲提出给陌生人乙拍摄肖像,遭到拒绝的可能性很大。说说我自己吧,我在媒体工作期间并不是摄影记者,当我转型做摄影师时又不在媒体了。但我通过展示作品和技术说服客户相信他们需要我提供的视觉服务。如今,制作视频成为我的主业,摄影再次沦为爱好,当我和助手走上街头,我们也总能三言两语就说服一些陌生人让我为他们拍照。

风光摄影

一张很棒的风光照片,应该呈现人们与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延伸解读:

在风景画诞生之前,西方绘画中的风景仅为烘托神或人物而出现,确切地说,那些画就像电影场景,人和神即使所占比例很小,也是绝对主角。直到15世纪,“空镜头”的风景画才成为一个独立画种。在报道摄影师那里,风景也只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报道摄影师的任务,就在于记录因为人类的存在,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选自《India》选自《Ankor Wat》选自《Landscapes》如果我在极低的光线下工作,假设在城市里,我都会随身携带一个三脚架,因为这将是1/4秒或2秒的曝光时间,在这种慢速下,可能还需要加一个豆袋或其他很多东西来保持机身的稳定。

延伸解读:

下面是麦凯瑞的一张工作照。可以看出当时华灯初上,他打算拍摄一张大全景,三脚架和快门线这一对亲密伴侣齐上阵了。如果当时风大,就真的需要豆袋或其他一些配重物。

选自《After Dark》选自《Work》下雨、刮风或下雪,这些恶劣的天气可以拍到一些很棒的照片。我认为回报远大于风险。

延伸解读:

在恶劣的天气拍摄肖像,真的是非常棒的创意。下面让我们看看麦凯瑞是怎么完成一张雨中肖像的。

选自《Monsoon》把作品列印出来比保存在电脑上更可靠。可以设法出版自己的作品,当然这需要你编辑一个图片序列,对于创建书籍的和声或节奏是有意义的序列。

延伸解读:

现在,我们又回到开头的“主题”。如果不是随手拍拍,我们确实需要为自己布置一篇作业,定下一个“题目”。即使不为了出版,甚至也不打算传播,但如果真的热爱摄影,那么请坚持下去,时刻对照麦凯瑞先生分享的经验,或者挑战一下他所代表的的摄影规则,让最后呈现的作品对得起这份热爱。

选自《Lost in Thought》

本文所用图片均未得到史蒂夫·麦凯瑞先生及相关出版机构的授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特此声明。

整理/延伸解读 维特根菲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