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高辉  文/宋聚岭

中国人爱荷花,不只为其华美,更为其品格。而花的品格总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情怀、情愫、情感的映射。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家、艺术家咏荷、赞荷,作品可谓灿若星河,荷花成为品行高洁、品格高尚的象征。我曾寻思:若论拍摄荷花,我们是否会比没有汉文化背景的外国人略具优势呢?单就拍荷寻找中外文化的异同,听起来有点儿钻牛角尖了。直到最近看了高辉的《莲意》,才又蓦然想到,那曾经的寻思,原是有一些道理的。《莲意》把中国人心中的荷花拍到了极致。

莲意之一 高辉 摄

莲意之二 高辉 摄

莲意之三 高辉 摄

莲意之四 高辉 摄

莲意之五 高辉 摄

莲意之六 高辉 摄

莲意之七 高辉 摄

莲意之八 高辉 摄

莲意之九 高辉 摄

一色的中灰背景,使所有花、茎、叶及莲蓬的抒情表意成为可能。花是点,是生命的绽放,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叶是面,是意蕴的铺展,是实现意境升华的托举;茎是线,是目光的路径,是连接生命绽放与意蕴铺展的桥梁。所有这些鲜活、生动的呈现,背景就是它们的舞台。匠心独运的背景设计,不仅为画面里的艺术造型创造了绝佳的基础,而且由此将中国画论中的“墨分五彩”理念,巧妙地运用于摄影表现,借以凸显其特有的影像质感,从而实现了以黑白表现被摄体的彩色却不失其绚丽,以明暗对比完成影像构成却更显其典雅。画面之中,虚是留白,是朦胧月色,是诗意荷塘的氤氲;实是点睛,是荷之精魂,是生命律动的活力。由此虚实相生,触发鉴赏者情动于衷,真切体味作者赋予荷花的深邃意境。

莲意之十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一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二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三 高辉 摄

莲意之十四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五 高辉 摄

莲意之十六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七 高辉 摄

精彩的影调处理使《莲意》的精神内涵实现了完美表达。最亮不到白,最暗不到黑,我揣测这是《莲意》从拍摄到制作一直恪守的原则。

这种迷人但极难把握的整幅中灰,最怕是层次的丢失。因为层次常常既是联想启动的初阶,又是想象飞升的空间。再看《莲意》,从浅到深无数等级的灰,依据抒情表意的需要,既区分也交织,既重叠也融汇,或清晰分界、各呈其义,或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为作品鉴赏创造了一个动静结合的审美对象,即静是影像,动为我心。

这样,在灰色营造的稍稍偏冷的格调中,你看见一叶铺展,就看见了“出淤泥而不染”,你看见一花出水,就看见了“濯清涟而不妖”。端庄的盛放,让人联想到莲花宝座的神圣;典雅的花蕾,让人联想到为官清正的廉洁。更有记忆中渔人荡舟采莲的欢乐,小儿卧剥莲蓬的天真,文人名士的寄情抒怀,阆苑歌者的浅吟低唱,如此等等,你心中那朵无与伦比的君子之花,已经升华为迭代相传的中国文化精髓之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崇尚的品行高洁、品德高尚之精神象征。

有了非同凡响的《莲意》,影像世界里便有了中国人自己心中的荷花。

莲意之十八 高辉 摄

莲意之十九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一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二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三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四 高辉 摄

莲意之二十五 高辉 摄

作者简介

高辉

高辉,河南省濮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曾获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代表作品有《太行》《无形》《无语》《山水间》《六月黄河滩》等。

来源丨选自《中国摄影家》杂志2022年第8期,原文标题《莲意》,摄影/高辉,文/宋聚岭。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丨田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