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制衣村”再现招工潮》,这是《工人日报》2月18日4版新闻摄影版上的报道,摄影部记者在基层蹲点8天,用镜头回答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三年疫情后,今年的工人好招吗?工人都回来了吗?市场的风向可有变化?”

问题的答案,看看照片里的人潮就知道了,镜头之下,一图胜千言。

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时代到数字时代,从暗房洗印到电脑选图,从单一照片到系列视频,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变革,媒介表现方式日新月异,但在工人日报社摄影部,摄影镜头的历史底色没有变,群众办报的理念没有变。他们将镜头对准职工群众,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社会变迁,他们注重发挥通讯员作用,在丰富报道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工人日报》的影响力。

来自基层一线的照片

1953年1月,山西太原南站,女转运车长李宝林在查看车站情形。这张由赵本甲在70年前拍摄的照片,是工人日报社最早和春运(那时“春运”的概念尚未成型,1980年后才以专有名词的形式出现)相关的照片。赵本甲,后来担任过工人日报社摄影组组长。

工人日报社历来重视视觉新闻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创刊不久就成立了美术摄影组,第一任组长由王鸿担任,王鸿退休前曾任副总编辑。1956年,美术摄影组分开,摄影组成立,由陈勃任组长。陈勃调离之后,赵本甲、吴洛夫相继担任摄影组长。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黑白照片中,去寻找中国工人的精神脊梁。

在镜头里,1952年的梁军,正在驾驶着拖拉机驰骋在辽阔的北大荒;在镜头里,1953年的王崇伦,正在和徒工边玉林检查产品质量;在镜头里,赵梦桃正在1959年10月的全国群英会上发言;在镜头里,1959年的孟泰正在车间了解炉前工工作情况;在镜头里,1965年的王进喜正对着镜头笑着,就在这一年,我国国内需要的石油实现自给。类似这样的照片还有很多。在中央媒体中,《工人日报》是最早开展劳模摄影报道的。工人日报社摄影人留下的照片,不只为历史写下了注脚,照片中的劳模形象也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国人脑海中。

送亲人鱼水情难舍难分——1998年9月15日8时,摄于九江市龙开河凯旋门。于文国摄

这些照片的拍摄并不容易,“创刊初期的照相器材和技术都比较有限,需要手动对焦,上版后的效果也很模糊,我们当时把它叫‘贴邮票’‘火柴盒’。”原摄影部主任于文国表示,当时主要是强调照片的见证性。

1983年,美术组与摄影组合并,成立了美术摄影部,由何韦任主任,李桃、吴启华任副主任,后由于恒希(美术部分)、蔡金和(摄影部分)任副主任。这一时期,新闻的“新”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即拍完之后立即上传上报,甚至最好做到第二天早上就能见报。

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设备方面的改进,还与摄影部长期密切联系基层职工群众,注重群众办报理念,注意培养通讯员队伍不无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人日报》坚持“群众办报”的传统优势得以凸显。据于文国介绍,报社80%以上的图片稿件都来自于通讯员,而他自己此前也是通讯员出身,“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部队集体转业后,我就留在上海《宝钢战报》做摄影记者,相当于是钢厂里的一名记者,后来在1990年调到工人日报社上海记者站, 2016年11月退休。”

1998年9月16日 《工人日报》一版版面图

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

1998年8月7日,一位妇女奋力奔跑着,她背后的洪水吞噬着房屋,追逐着她。那天,九江大堤决堤,这是于文国拍下的历史瞬间。他于1995年任摄影部负责人,2000年任美术摄影部主任。

这一时期,摄影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也逐渐提升,从“图文并茂”发展到“图文并重”,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依托于重视视觉的传统,工人日报社的摄影器材始终处于全国一流的地位,各种型号的“长枪短炮”轮番上阵,在当时,仅一个放大机就价值两万多元,先进的设备也为记者提供了更好的报道条件。

在1998年抗洪报道中,为保证报道能及时推出,摄影部蔡金铎、许之丰、王双利、于文国等分两路(湖北省公安县和江西省九江市)奔赴抗洪一线。其中,于文国带领蔡金铎、王双利在九江现场白天拍,晚上回到住处冲洗胶卷,扫描发稿。灾区条件十分艰苦,缺少冲洗胶卷的专业设施,他们因陋就简用酒店卫生间临时充当洗胶卷的暗房。正值夏季,那年九江的气温尤其高,卫生间里温度高达四十摄氏度以上,冲洗完胶卷出来,几人全身都是汗水。冲完胶卷后需要将底片扫描出来传回报社,但当时酒店里的电话线路无法使用“点对点传真设备”,只能大半夜敲开附近邮局的门请人家帮忙将照片传回报社,每天传完照片都要到凌晨一两点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再继续外出拍摄。就这样,他们先后在灾区采访达42天。

透过《工人日报》记者的镜头,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中国人挺起的脊梁,他们应对转型,他们战胜困难,为未来而奋斗。

在镜头里,1996年的包起帆在办公室内讲述关于抓斗发明的新创意;在镜头里,1996年的徐虎上门为居民维修堵塞的马桶;在镜头里,2004年的王顺友在送邮路上牵着马的缰绳;在镜头里,2014年的张雪松正在和同事了解列车生产情况,当年,高铁已经走出国门,由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正式通车……

在1998年“全国抗洪救灾”好版面的评比中,《工人日报》获得了一等奖,当时,本报以头版整版做“新闻摄影专刊”以报道抗洪救灾,首开先河。其中有一幅摄影作品,是记者拍下在泥水、汗水、雨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的武警战士的背影,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脊梁》。

《脊梁》 

1998年7月30日,九江长江大堤上,武警战士与洪水搏斗两小时之后。于文国摄

留住记忆里的火花

《为城市守护者续航》《夫妻档网约工》《技能创造美好生活》《四川泸定地震大救援》……在工人日报社办公楼六层摄影部办公室的左侧墙面,一年来的摄影部版面作品整齐陈列其上。办公室里还有许多早已泛黄的摄影图册,被一一整理好存在各个柜子里。如今,负责这一整理工作的,正是在摄影部有着30多年工龄的编务王双利。他于1985年8月到报社,即将于今年4月退休。

数字化时代到来,当年跟随于文国深入抗洪一线的暗房师傅王双利,不得不迅速学习掌握新的照片处理技术。曾经与摄影几经分合的美术部分,早已于2004年划归文化周刊编辑室。摄影记者的镜头,也不再局限于拍摄静态的图片,而是不断向包括视频在内的视觉新闻延展,供工人日报社的“报、网、端、微、刊”使用。

2019年2月1日,工人日报摄影部历任领导和部分同事一起聚会。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40、50、60、70、80、90年代,每个时代都有见证者,当时年龄最长者92岁,最年轻的29岁。

在摄影部办公室内,一幅黑底的大照片上,7个人的姿态各异,面向镜头开心地笑着。“这是摄影部2016年拍的大合影。”王双利介绍说,之前摄影部每年都会设计一本台历,选用的照片都是记者们一年的得意之作,封面就是这张大家的合影。台历印好后会送给业界同行,既增强了记者产出好作品的动力,也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

在工人日报社70多年的历史中,摄影部积累了大量老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承载着报社的过往,也承载着中国工人的时代记忆。近年来,摄影部开始将老照片用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王双利便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目前的图片扫描工作优先以专题形式进行,以满足最近的图片出版需求。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坚持,至今已经扫描了三分之一的图库底片,1万多张照片被永久保存下来。

在扫描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准确找到图片具体信息。“有时候只有一张照片,或者一卷底片,我们只能通过包装纸上留存的文字,或者同时期拍摄的其他关联照片,来确定照片出处和图片内容。”王双利说,这个过程有种“时光穿梭的感觉”,去时空中去寻找一代代《工人日报》摄影人,寻找当年他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迸发出的思想火花。

在一个个历史瞬间,《工人日报》记者按下快门。这些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非凡而光荣的历史,见证了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见证了那些奋斗的身影,那些挺起的脊梁。在未来,《工人日报》记者的镜头,还将继续见证,见证新的征程,见证新的辉煌。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 武文欣 刘小燕  视频制作:工人日报记者 吴凡

           原文刊发于工人日报社《社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