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人的基本技能之一,一张摄影作品怎样才算好看?怎么样才能引人瞩目?

剖析、梳理并了解对一张摄影作品的赏析和点评思路,不但有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更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在摄影过程中的创作力以及掌控摄影器材的能力。

就像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所说,一张好的照片所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1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必定是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偶尔也称作主体)。有时是表现人,有时是表现一件事物,有时甚至还可以表现该题材的故事情节。照片的主题必须要明确,不拖泥带水,让所有观众第一眼就能看得出主题是什么。这样的照片才是合格的。

2 一张好的作品必须把注意力推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者的目光一下子就看向被摄主体。

3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必须使画面凝练,只包含这些有利于把视线导向被摄主体的内容,去除或减少这些分散视线的内容。

那么怎么看待一张摄影作品的“优劣”,给予客观精确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下列六个层面入手。

1 视觉感受如何?

摄影作品,作为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媒介,首先离不开打动人视觉感官的形式美法则,即作品画面的构图美。尤其是对构图的元素,例如光线、色彩、远近、虚实、线条等元素的使用上能否恰当合理?能否符合当今审美价值导向的趋势和特点?

2 技术应该如何?

张成功或者被广泛认同的摄影作品,一定是摄影设备在技术应用上恰当而成功的产物。所以,看待一张摄影作品是好是坏还要从相机使用技术上来加以判定,即镜头的使用(视角、明暗、虚实、景深、层面细节)能否得当?相机的掌握(快门、光圈、曝光、多重、色温、白平衡)是否合理?能否结合题材将相机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构图技术的运用也一样重要。构图虽然属于美学范畴,但也是一门技术型的学问。尤其是光线、色彩、远近、留白、主客体关系安排等元素的运用,并将其充分发挥 、技术到位也是评判作品“层面”的重要依据。

3 作品想象力如何?

所谓作品想象力,就是指摄影作品的主观形象还可以引起观者更深层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联想,让受众 感知除影像本身含义以外的意境以及审美趣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这些含义上说,同样是对画面的经营,但注意对画面元素所具备的象征、暗示、比喻、移觉等一种或多种蕴涵关系的灵活使用,就会使摄影作品在主题和意境层面具备更多、更深刻的表现。

4 创新能力如何?

我们在评价一张摄影作品时,大多是结合自己现有的阅读经历、文化基础、摄影水准等客观因素来对作品进行审阅和评判的。至少表现在“三比”,即历史比、同期比和自己比这三种对比。

历史比,就是与摄影技术自发明至今的摄影大师的同类知名摄影作品相比较,能否具备创新和深层次。

同期比,就是和同时期、同类型的成功摄影作品相比较,是 否具备更高的艺术探寻价值。

自己比,就是与自己的摄影感知与摄影成就相比较,能否具备高于自己的技术使用和艺术掌握。

5 个性彰显如何?

观影如观人”,我觉得说明的就是摄影作品在题材选取、审美探寻、技术掌握、想象力挖掘等层面所展现出的独具个性的艺术成就、与众不同形式和鲜明特征。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在面对同一时间的同一场景时,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形式和艺术想象力,并通过摄影过程产生不同层面、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艺术个性的彰显与多元,是摄影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摄影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6 人文内涵如何?

什么叫人文?人文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据此,摄影的人文内涵,就是指摄影师在审美探寻与艺术活动中,对于牵涉到人类活动与文化现象的深刻关注和充分表现,并以作品形式呈现其独特的典型性见解与深刻性思考。

从这些含义上说,1个鲜明、成功的摄影艺术工作者,不但须要表现其深厚的文化艺术涵养和技术理论能力,还应表现出个人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其对人文环境、人文精神的深刻认知和社会担当。

以上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各位影友在学习之后,能对自己的以及身边摄影人的作品有一个客观、精确的评价,也希望所有的影友技术越来越好!